當前位置:縱橫輸入法首頁>>傳媒報道(2002) 摘自:《明報》 IT長者周忠繼 在散發着懷舊味道的辦公室裏,訪問78歲的周忠繼先生,談論的,卻是最新的電腦輸入法。 周忠繼與兄長周文軒是本港著名工業家,與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安子介共同創辦南聯實業,現任南聯實業常務董事、大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副主席兼董事,老人家同時是每分鐘可輸入248字的「縱橫輸入法」的發明者。 「縱橫輸入法」有如周忠繼的兒子,甫提起他便情緒高漲,年近80的老人家,在偌大的辦公室靈活地跑來跑去,記者也差點跟不上,只為給記者提供更多縱橫的資料。 電腦向來是年輕人天下,輸入法的「包容性」卻較廣。構思縱橫輸入法之初,周忠繼也差不多59歲了。 簡單一點 長者也懂 「當時我們公司都有電腦,但很大部,佔整個房間。」連英文打字也不懂的周忠繼,全憑安子介的一套中文打字機,觸起他發明輸入法的靈感與興趣。 「倉頡、大易這些輸入法很難學,我想有一套簡單一點的方法,連我這個年紀都可以用。1984年我開始編碼,但我只有一個很模糊的概念。」周忠繼花了幾年時間「紙上談兵」。 1989年,他的「模糊概念」終於成形,結集成書;4年後,蘇州大學更助他將「紙上兵」派駐電腦世界──周忠繼夥拍蘇州大學成立研究部,聯手開發縱橫輸入法推出軟件。當時接近70歲的周忠繼,頓由對電腦一無所知的長者,變成「IT新一代」。 從此,只需單手輸入的「縱橫」,便在內地漸漸流行,可是,由香港人創造的輸入法,卻要等到1999年才回流。那一年,香港蘇浙公學校長王寶明訪問蘇州,發現當地學校使用的「縱橫」,比香港流行的要快,遂回港推行。 周忠繼解釋:「香港對中文的興趣不大,都用英文嘛。在香港,要推廣又要講解,我們不是做生意,沒有那麼多人手。」 恍如公益 自己開心 憑藉「縱橫」,不少學生在中文輸入大賽「縱橫天下」。早前在寧波大學舉行的2002年CKC盃縱橫碼漢字輸入法華東地區邀請賽上,便有學生在5分鐘內打出974字,平均每分鐘約打出195字。目前「縱橫」的最高紀錄,亦是年初的公開示範:每分鐘248字。 精神奕奕的周忠繼,興奮地利用辦公室裏影音器材,讓記者重溫比賽盛況,恍如初任父母展示新生兒的錄像一樣雀躍。 他說:「我感受幾好……看到打得出色的學生,轉變了一生,例如職業學校出來的學生,因為在比賽得了冠軍出了名,獲大學吸納。」 「縱橫」於他,是一項公益活動。「別人捐學校做教育工作,足集中一個地方,我做的別人沒做過,而且不只香港、中國大陸,海外也有很多人用得到。中國人很多每人省下兩星期,就是很大的財富,省很多嘛!」話雖如此,他的輸入法並不免費派發。他有一套理論:「不花錢的,人們拿去不會看。」 大半生從商的周忠繼坦言:「這是人生不同階段,後生階段做賺錢的,年紀老了,想多做公益事務。人老了,要哪麼多錢做什麼?最重要是自己滿足、開心,賺再多錢你用到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