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縱橫輸入法首頁>>教學經驗交流>>第三屆縱橫碼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

激發與維持小學生縱橫漢字編碼學習興趣的幾點嘗試
浙江省寧波市白鶴小學
 蔡婷爾

  計算機自發明至今,鍵盤上排列的主要還是26個英文字母鍵。要使用鍵盤輸入漢字,就必須先對漢字進行編碼,將它分佈在鍵盤上,然後再根據輸入碼重新組裝成漢字,即必須通過兩重轉換,才能實現漢字的輸入。這對於中國人學習使用計算機,實在是一個不小的問題。

  從80年代起至今,已有數百種漢字編碼方案產生,但真正能夠為社會和操作者承認並流行使用的僅有十來種。評價一種漢字鍵盤輸入方法優劣與否,應該看這種輸入方法所具有的規範性、易學性、快速性、兼容性、一致性和完備性。對於剛接觸計算機的小學生來說,一種漢字輸入方法是否能為他們所接受,除了要看這種方法是否規範、易學、快速,更為主要的還在於它能否激發並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為小學生選擇一種合適的漢字輸入法

  目前,在小學階段推廣的漢字輸入方法以拼音和五筆字形輸入為主。拼音輸入以我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佈的漢語拼音方案為基礎,符合小學語文拼音識字教學的規律,在輸入時不影響思考,較為小學生初學時所適合。然而小學生受其識字量的限制,許多不認識或不太常用的漢字無法確定其拼音,再加上漢字的同音字太多,重碼率高,使得拼音輸入法的效率大打折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因此而逐步減退。

  五筆字形輸入以漢字的形狀確定編碼,將漢字的筆畫、部件分門別類地部署在26個英文字母鍵上,按筆畫書寫順序依次輸入。漢字的形是固定的,因此小學生不認識的字也可以拆分。同時五筆字形的碼長較短,重碼率低,輸入速度較快。但五筆字形的字根分佈需要較長時間的學習和記憶,小學生無法在較短的時間內接受,使得五筆字形的教學顯得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能持久。

  其他的輸入方法,諸如音形碼、象形碼等,都需要對漢字進行拼音和字形部件的拆分,無形加重了在漢字輸入過程中的記憶量和難度,都不適宜小學生的學習。

  縱橫漢字編碼法與其他輸入法相比,更為簡單易學。它把構成漢字的筆畫分成10種基本筆形進行編碼,類似於四角號碼字典的漢字取碼法。對於小學生來說,只需記住10種漢字基本筆形和各類漢字取碼規則即可,記憶量大大減少,更易於學生掌握,成效快;同時由於縱橫碼輸入只需使用小鍵盤區的幾個數字鍵,就可以把學生的一隻手解放出來,操作更加方便。因此,在諸多漢字輸入法中,縱橫漢字編碼法更能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為小學生創設一種合適的學習過程

  要強化並維持小學生學習縱橫漢字編碼的興趣,教師必須精心設計教學方法,安排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要我學」上升為「我要學」。筆者在縱橫碼教學探索中嘗試將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基礎內容教學、分組分層練習和由扶到放帶學三個階段,即採取「走階梯」的教學方法。

1. 第一階段──基礎內容教學,以新奇的知識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計算機教學一般從三年級開始,當學生掌握計算機基本操作方法、熟悉鍵盤後,就可以開始對學生進行縱橫碼的教學了。第一階段為基礎內容的學習,即要求學生明白什麼是縱橫漢字編碼法,掌握輸入指法,並能熟悉縱橫碼的筆形代碼。

  在這一階段裡宜以集中學習、普遍輔導為主。調查顯示,小學生對於學習計算機表現出極為濃厚的興趣,一種新的計算機操作方法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求知慾。根據著名心理學家希爾加德的「興趣論」:人的內部學習驅動力主要依賴於他對學習材料的間接興趣,即明確學習材料的工具性價值。因此,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可詳細地介紹縱橫漢字編碼法的產生,強調它的操作方法和特點,讓學生對此有充分的了解,以調動他們的間接學習興趣。

  筆形代碼的學習鞏固是縱橫碼教學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環節,以後的練習,不論是主、副部首取碼,還是字身取碼,都是以筆形代碼為基準。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求學生熟練0~9這十個數字所對應的筆形和輸入的指法。當學生有了一定基礎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對無部首漢字進行字身取碼的練習,讓他們用自己現有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體驗成功感,從而激發學生作進一步探究的學習興趣。

2. 第二階段──分組分層練習,以多樣的活動維持學習興趣 。

  學生受其年齡特點和思維特點的影響,在學習縱橫碼時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一般說來,年級較高的和集中思維活躍的學生接受得較快些,並且與同齡或同級的學生拉開較大的距離。假如這時候仍舊讓所有學生進行同步練習,不僅會使掌握較好的學生對緩慢的進度失去學習興趣,同時也會使那些掌握較弱的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喪失學習動力。因此,在這一階段,適宜用分層學習的方法,即按照學生的接受能力,將同等水平的學生歸為一組,每一組開展不同內容的練習,因材施教。這樣,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了各自的競爭對手,學習興趣得到進一步的持續。

  另一方面,就漢字輸入本身來說,是一種較為枯燥的練習。如何在這些近似雷同的練習中挖掘一些新的內容,不斷刺激與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重要的引導任務。當學生能夠熟練地運用縱橫碼輸入一些常用漢字時,可以使用有趣的材料和各種呈現的方式來激發與維持他們的學習動機。例如,讓學生用縱橫碼在電腦上寫日記、作文,或稍作程序改動,利用縱橫漢字編碼法做「壘方塊」、「擊退敵人」的遊戲等。

  在同等程度的學生中開展適當的輸入競賽也是一種較為可行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清楚自己現階段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和求成的需要,提高輸入的速度。然而教師必須把握好競賽開展「度」的問題,過於頻繁的競賽不僅會失去激勵作用,還可能帶來人際關係緊張、學習興趣減弱等負面影響。筆者曾經在本校學生中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將四年級中同等程度水平的學生分成三組,每一組在練習中開展不同程度的競賽,對第一組,每三次上機練習後進行一次比賽,第二組每次上機練習後比賽,第三組每學習完一節內容後競賽;如此進行八周後,改換條件,第二組仍採取原來方式,第一組與第三組對換條件,這樣又繼續了八周,最後將這三個組的十六周成績與競賽條件匯總比較,如圖所示:

  實驗結果表明,在第十六周後,除第二組顯示出穩步平緩的前進趨勢以外,第一組與第三組的情況則變化很大,第一組輸入速度逐步下降,而第三組則迅速上升。由此可見,適度的競賽在練習中的效果極為顯著,而過於頻繁的競賽只會帶給學生心理壓力,減少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果沒有競賽,不知道自己和他人的成績,容易缺乏練習的激勵,很少進步。

3. 第三階段──由扶到放帶學,以變換的角色延續學習興趣 。

  經過三、四個月的學習,不少小學生對縱橫碼的輸入已是駕輕就熟,且具有一定的輸入速度。此時,不妨改變他們的「學生」角色,讓他們輔助老師教下一批學習縱橫碼的學生。由學習者上升為教育者,既是對他們成績的肯定,同時也能延續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踐中,學生對於角色的改變表現出莫大的興趣,他們會用極大的耐心教「學生」如何處理最簡單基礎的操作,能細心地找出他們的指法或概念錯誤,並傳授自己在練習過程中的各種經驗技巧,使得新的學生在他們的指導下感受到學習縱橫碼的愉悅,傳承他們的學習興趣。比起教師的統一指導,這些「小老師」一對一的教學方法更為實際有效。

  上述三個階段形成一個循環的整體,讓學生在這個循環的練習整體中體驗學習縱橫碼的興趣,這是筆者在教學中的幾點嘗試,在此僅作拋磚引玉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