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縱橫輸入法首頁>>縱橫輸入法2000A版>>編碼法【單字取碼方法】 縱橫輸入法2000A編碼法 一、主部首取碼 1. 一個漢字有部首字形佔據上下或左右兩角者,取此部首字形為主部首。但:
2. 如一字上下或左右有兩個不同的主部首,取上邊或左邊者為主部首。 3. 在同一邊有不同的主部首時,取筆形較複雜者為主部首。 4. “入”屬“人”部,“士”屬“土”部。 縱橫輸入法中共有55個主部首。其中,一位數字代碼部首11個,取該部首的第一個筆形代碼為碼,兩位數字代碼部首44個,取該部首字形的上下或左右筆形的代碼為碼。主部首代碼如下: 二、副部首取碼 副部首取碼規則為︰按字形審定,只取一碼,以副部首的左上部筆形代碼為碼。下列例字中,副部首代碼的筆形用紅色顯示: 三、字身取碼 字身取碼有如下幾種情形: 1. 將字身分上下兩部份,取上左筆形為第一碼,上右筆形為第二碼,下左筆形為第三碼,下右筆形為第四碼。
2. 一種筆形佔二角或多過二角者,取該筆形的代碼,其所佔餘角不取碼。
3. 上右筆形如果為角撇“
4. 字身兩邊的單筆被中間筆形分隔者,取兩邊單筆形為碼。
5. 角形中如有兩複筆可取的,在上部取較高的複筆,在下部取較低的複筆。
6. 字身上部的直筆或斜筆,如插過兩橫畫以上,該直筆與餘下的橫畫就可用作下部取碼。 7. 字身上部的撇“
8. 字中起筆的撇,如下部有其他筆形托住者,取其他筆形為下部代碼。
9. 若字身外圍有框形如“
10. 下列框形“
四、字身補碼 注:該部份中標號m.n的含意是筆形代碼m的第n條補碼規則。 0.1 “
0.2 “
1.1 橫畫“一”佔字身上部二角者,代碼為1及橫畫下筆形的代碼。
1.2 橫畫“一”佔字身下部二角者,代碼為1及橫畫上筆形的代碼,優先取用與橫畫相貼的筆形;如相貼的筆形已被上部取用過,或並沒有相貼的筆形,則取接近該橫畫的右邊筆形;若右邊無筆形可取,則改取左邊筆形。
3.1 “
3.2 “
4.1 “十”或“
4.2 “
4.3 “
4.4 “大”佔字身上部二角,代碼為48。
4.5 “十
4.6 “十”佔字身上部二角而其橫畫下有其他筆形者,代碼為“4”及橫畫下的筆形代碼,或橫畫右下的筆形代碼。
4.7 “耳”佔字身下部二角者,補碼為42。
5.1 “中”字佔字身上部二角,代碼為56。
5.2 “
5.3 “
5.4 “
6.1 “口”型佔字身上部二角,“口”內有其他筆形者,代碼為6及“口”內筆形的代碼。
6.2 “口”型佔字身下部二角,且“口”內有其他筆形者,代碼為6及“口”內筆形的代碼,或“口”內下右角的筆形代碼。
6.3 “口”佔字身外框者,第一碼為6,第二碼為框內上部筆形的代碼;如上部有左右筆形皆可取時,則取右上角的代碼,第三四碼取“口”內下部筆形代碼。
6.4 “口”佔字身二三四角者,第二碼為6,第三四碼為“口”內下部筆形的代碼。 6.5 “口”佔字身下部二角者,代碼為6及口型上部或右部的筆形代碼。
7.1 “
7.2 “
7.3 “
7.4 “ 8.1 “
8.2 “
9.1 “
9.2 “
四、不需補碼的筆形 綜合上列各列補碼規則,對佔二角而不需要補碼的筆形列表如下:
五、單字簡碼 單字簡碼係以各該字的“縱橫取碼法”第一碼或首二碼取碼。只有[我] 與[是]例外,我與5諧音,是與4諧音,不需要強記,下列最常用單字已定下簡碼作為字例,使用者可以用縱橫輸入軟體的“自定義功能”用同樣方法加入自己的常用字簡碼。 已定簡碼的單字如下: 這到是我國會要有的(一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