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縱橫輸入法2000A首頁>>縱橫教學經驗>>第一屆縱橫碼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

縱橫碼與中小學計算機教育
蘇州市第四中學  周宇豐

  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已進入我國的教育領域,並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迅速得到發展。計算機不僅是信息處理的工具,而且是現代文化的一種載體,它像人們讀書,寫字一樣在現代生活將變得不可缺少,從某種意義上講「機盲」變成為現代社會中缺乏知識的一種標誌。計算機作為一門面對未來的學科,正成為我國中小學的必修課。並且是普及與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的重要途徑。

  在三年多來電腦教學的實踐中,我們覺得,中小學的計算機教學應著眼於基礎知識學習和基本技能的訓練。而鍵盤輸入又是基礎教學的基礎。我們是一個使用漢語的國家,漢字信息的輸入輸出顯然尤為重要,漢字輸入理應成為中小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然而,選擇一種適合青少年學生學習和使用的一種漢字輸入方法一直是我們面臨的課題。由於中小學生的課業負擔重,不能把大量精力集中在計算機學習上。學校常常又受條件的限制,電腦課每週至多開一到二課時。而在這一到二節電腦課時上,也不可能用很多的時間來進行漢字輸入的教學。因此選擇一種適合青少年特點的,簡單易學的,具有較高效率的漢字輸入法,顯得格外重要。我們在對多種輸入碼教學進行分析比較後,得出結論:縱橫碼是適合青少年學習和使用的一種較好的輸入法。

  漢字編碼的淵源可追溯到漢字檢索與查找。我們知道,早在《康熙字典》中漢字就被拆成部首偏旁來檢索。這也是一種漢字編碼。漢字被拆成若干個不同的部首和筆畫。我們可以說,漢字是若干偏旁和筆畫的有機組合。然而,即使偏旁部首相同,筆畫相同的字,也不盡其數,因此,根據偏旁筆畫而不根據形態來檢索漢字顯然會帶來大量的重碼。為了處理漢字,近年來專家學者們化了大量的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效果並不十分理想。有的編碼漢字硬性地拆成一些字根,雖然重碼減少了很多,但是大量增加了用戶記憶量。把漢字硬性地拆成一些所謂「字根」,破壞了漢字整體性和自然結構。對青少年學習漢字可能會造成一些不良的影響。那麼,有沒有一種漢字編碼規則既能保持漢字原有的和諧與完整,又能有效地,方便地對漢字進行取碼呢?通過教學實踐,我們認為縱橫碼是具備上述特點的一種漢字編碼。因此,一些漢字編碼重在「拆」,而縱橫碼則重在「取」。縱橫碼與漢字四角號碼編碼又有著緊密的聯繫,凡掌握四角號碼的人,只要稍加學習,便可很快掌握,而四角碼又有一定的社會基礎。這也是縱橫碼易於推廣普及的一個因素。

  縱橫碼漢字編碼的科學性:在重多的形碼教學中,我們發現縱橫碼的編碼方法與其它的編碼方法的不同之處在於「拆」與「取」。很多較為流行的編碼,都把漢字拆得支離破碎,這樣做雖然提高了編碼的效率,但增加編碼的難度。許多漢字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硬是把它拆成一些單元很牽強,也破壞了漢字的和諧統一。而縱橫碼的特點是「取」,取「主部首」編碼,取「副部首」編碼,取「字身」編碼等等,關鍵在「取」,不硬性破壞漢字的整體性,保持漢字的完整統一。另外編碼的內聚性強,縱橫碼中,各種部首卻源於筆形。而主部首是由一些常用的漢字偏旁組成,它的編碼取自十種筆形十分有規則。副部首的取碼則更為簡單。為了減少重碼,縱橫碼中使用了補碼。在理解它的規則後,取起來也十分方便。因此,縱橫碼是一種比較科學的漢字編碼方法。

  縱橫碼漢字編碼的使用價值:縱橫碼的使用價值可以從兩個方面去探討,第一是速度。一般人書寫漢字的速度是1分鐘30-40個,書寫比較工整的正楷速度還要慢一些。如果漢字輸入速度能達每分鐘60個,就有實用價值了。而縱橫碼只要學生經過短期的訓練都能達到這一速度,成績突出的學生經強化訓練後,能達到每分鐘140個左右。因此,在速度上,縱橫碼是頗具有實用性的。縱橫碼的另一特點是可以用一隻手在小鍵盤上操作,在操作的同時,還可以空出另一隻手去完成別的工作,這給一些特殊的行業的特殊的人帶來了方便。

  縱橫碼的易學性:縱橫碼記憶量小。縱橫碼把筆形分成了10種類型,可以通過幾句口訣幫助記憶。55個主部首的編碼和10種筆形的代碼有緊密的聯繫,而縱橫碼學習的記憶量最主要集中在上述兩個方面。學生一般通過三個小時的練習,便可基本掌握。記憶的強度不大,遺忘率也小。第二縱橫碼的取碼規則簡單,只要花一節課的時間講授和練習,學生便可掌握它的基本輸入方法。至於補碼規則,我們則在講授中只介紹最基本的,一些較為特殊的只需在練習時加以注意,就可較快掌握。因此縱橫碼具有上手快,易學,不易遺忘等特點,學生在練習時不會感到枯燥和乏味。

  縱橫碼比較符合青少年的認知特點:青少年的學習與認知的發展密要切相關,中小學生從對事物的認識到記憶的發展,從對事物的感到到思維的發展,隨著年齡的差異而有很大的不同。對於低年級的學生,有意義的學習比機械的學習更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在縱橫碼的學習中機械學習的成份較少,絕大多數學習成分可轉化為具有實質性聯繫的有意義的學習。比如主部首的編碼可利用主部首與筆形代碼的有機聯繫來編碼,「王」的編碼是「11」,「贝」的編碼是「78」,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把這些問題提出來,讓學生思考,自己得出結論,而不主張死記硬背編碼表。

  綜上所述,縱橫碼完全適合於中小學青少年的學習。通過縱橫碼的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鍵盤操作能力,還對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思維發展有很大的益處。與國家教委提出的「通過計算機的學習,發展學生智力和能力」相吻合。縱橫碼作為一種輸入方法,是頗具價值的,在教學中也是可行的。由於計算機學科將成為中小學的一門基礎課程,漢字輸入則是這門基礎課的重要內容。所以,縱橫碼必然會在中學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